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航空爱好网 (https://www.52kongjun.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云计算 > 正文

未来推动中国开源生态发展的三大关键趋势

发布时间:2022-12-19 14:04:51 所属栏目:云计算 来源:网络
导读: 你好,欢迎收听极客视点。
最近,Interconnected 创始人和作者Kevin Xu 在分析完中国开源生态后,又分析了推动中国开源生态发展的三大关键趋势,即云计算平台的崛起;来自科技界各个角落的

你好,欢迎收听极客视点。

最近,Interconnected 创始人和作者Kevin Xu 在分析完中国开源生态后,又分析了推动中国开源生态发展的三大关键趋势,即云计算平台的崛起;来自科技界各个角落的新投资;以自力更生和海外影响力形式表现出的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的需求。

云的崛起

2019 年第四季度,从消费角度来看,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云计算市场。这种增长将导致更多的开源项目以“云原生”的方式整合和分配。在中国,开源创造者和开发者将会把“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这种分发向量不限于中国境内,在有自研公有云平台的中国科技巨头中,大多数都在国外设有数据中心。开源技术是无边界的,所以从中国开始的开源技术也已经在或在不久将来也会出现在所有美国科技巨头的云平台上。

新投资大量涌入

随着开源软件在中国的发展,各种类型的投资自然会越来越多。这些投资的目标将不仅限于新的和现有的商业开源创业公司,还包括会议、社区聚会、黑客马拉松和其他典型的开源开发者活动。主要有三种投资来源,每一种都有其各自的含义。

1. 风险投资

中国许多风投正将重心转向 B2B 企业服务初创公司。商业开源初创公司在企业技术服务中占很大一部分,因为几乎所有的开源企业都是在基础设施堆栈的不同层面上进行创新。风险投资的涌入有两个潜在的问题。

一是迄今为止在企业级领域还没有得到风投支持的成功案例;二是新加入开源生态的风投公司之前都把钱押在了高增长的消费(C 端)科技公司身上,打造一个靠谱的 B2B 企业科技业务,无论技术是否开源,都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用完全不同的方式看待增长、商业模式和公司建设。让问题进一步复杂化的是,开源项目的很多指标可能看起来具有误导性的“消费者偏好”,比如GitHub 的标星。如果不深入了解开源的成功之处和开源商业化的成功之处,习惯于消费(C 端)技术创业方式的风投们将会把公司引入歧途。

2. 巨头们

我们可能会看到中国科技巨头对商业开源初创公司更积极的战略投资。虽然中国市场的到 C 地盘大多数都被巨头们的战略或控制性投资给瓜分了,但新兴企业科技领域目前还没有出现同样的情况,部分原因是这个领域整体上还不够成熟。另一个原因也许是来自创始人的抵制,特别是商业开源初创公司的创始人,他们担心平台”锁定“平台会影响整个开源项目的使用。采用开源技术在传播方面越来越依赖云来布局,如果接受一个自己也有云平台的巨头的战略投资,将可能损害这项技术长远的采用和商业潜力。

3. 其他战略玩家

不同风格的战略投资也可能来自大型企业。对于商业开源初创来说,这些大型企业的投资可能会带来一些独特的增长机会和技术层面的合作关系,打入几个钱多底子厚的大行业中国 云计算开源,还不用顾虑平台锁定问题。然而,每一种关系都有权衡,

这些大型企业都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因此如果这种投资真的发生,将会如何影响其开源技术在国内外的采用程度及其国际商业化的潜力,还是个未知数。

地缘政治需求

开源和一个国家的地缘政治需求之间的关联是复杂的。从大方向上看,人们应该注意两个趋势:RISC-V 和中国标准 2035。

RISC-V

RISC-V 是一种用于硬件设计的指令集架构,即 ISA 开放标准,任何人都可以运行、更改、复制和分发它。RISC-V 具有巨大的潜力来扰乱、解除由英特尔和 ARM 等老牌企业为首的芯片设计行业。在中美贸易争端最激烈的时期,尤其在美国对华为和中兴实施制裁之后,中国正在减少对进口半导体的依赖,所有半导体都是基于专利设计。通过拥抱和支持 RISC-V 生态,参与由 RISC-V 基金会领导的社区,很可能会加快中国走向自力更生的步伐。

中国标准 2035

《中国标准 2035》是政府出台的一项规模政策扩展,逐步规范新兴技术的所有规格,从云计算和大数据到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 5G。大部分标准将在国内应用,但也有迹象表明,中国希望出口其中一些规格,以影响这些技术在国际上的标准化。

这和开源有什么关系呢?许多包括在《中国标准 2035》需要标准化的技术已经被开源技术解决方案所取代,中国企业需要采用这些开源方案来保持创新。在此过程中,更多的中国科技界人士将会吸收很多“开源程序”(开源的做事方式),类似透明治理方案、与利益相关者和开发人群的公开讨论,以及公平的规则制定程序。吸收这些开源元素,完全有助于中国在国内的标准化工作,也有助于中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国际股东”,被视为一个值得信赖的参与者。

(编辑:航空爱好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